當前位置:首頁>>資訊中心>>行業動態 ? 高壓電源制造商(脈沖電源)變頻電源的用途
(每日研選深度報告導讀,請關注:報告派)
報告出品/作者:民生證券、方競
以下為報告原文節選
一、遠程火箭炮:低成本、高精度,有望填補火力空白,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國防裝備增速最快行業之一。
遠程火箭炮:具有射程遠、覆蓋廣、精度高、通用性強等特點,主要用于遠距離火力壓制和摧毀,近幾次戰爭表明該產品已成戰場毀傷主要來源之一;遠火產業有望成為未來幾年國防裝備增速最快行業之一。
遠火VS導彈:二者在用途、成本、結構、約束條件等方面有差異,導彈適用于長距離、高精度戰略威懾攻擊,遠火適用于短距離“飽和式”火力覆蓋,二者長期共同發展,密切協同產業鏈:遠火由制導系統(價值量占比30%-40%)、戰斗部及殼體(價值量占比40%-50%)、發動機(價值量占比20%-25%)等構成。
競爭格局:兵器集團產品成本低、射程近,適合解放軍大規模演習使用;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產品精度高、射程遠,在軍貿市場獲得青睞。
二、行業現狀:美陸軍采購主力,俄烏戰爭凸顯地面兵裝配置重要性俄烏戰爭凸顯地面兵裝配置重要性:2022年俄烏沖突充分展現了,在雙方技術實力相差不大、無法取得絕對制空權且戰線拉長時,地面兵裝部隊的良好建設及遠程彈藥投送能力將成為制勝關鍵,遠火等需求可能存在超預期增長。
遠程火箭炮已成美陸軍主流采購品:2021年,GMLRS(制導遠程火箭炮)在美陸軍采購制導武器占比已達72%,成為美國陸軍最為重要的制導武器,也是全球軍貿市場“明星”。
三、我國:內需外貿共促遠火行業大發展內需:我國遠火已擁有遠距離精準打擊能力,未來主要使命任務向著戰略威懾發展,有望精度更高、射程更廣、多武器能力更強。
外貿:我國遠火產品因高性價比在全球軍貿市場競爭力強,且隨著俄烏戰爭不斷加深,全球軍貿格局或將重塑,我國份額有望擴大
遠程火箭炮:射程遠、覆蓋廣、精度高、通用性好
火箭炮是一種發射火箭炮的多發聯裝發射裝置,發射的火箭炮依靠自身發動機的推力飛行。具備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烈,突襲性好,機動能力強,可在極短的時間里發射大量火箭炮,火箭炮向遠距離的大面積目標實施突然襲擊,用以殲滅、壓制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遠程火箭炮有射程遠、火力覆蓋范圍廣、打擊精度高、平臺通用性好等特點,主要用于遠距離火力壓制和摧毀,既可對作戰地域實施全縱深火力打擊,也可與海軍、空軍、火箭軍協同完成聯合火力打擊任務;近幾次戰爭表明,火箭炮已經是戰場毀傷主要來源之一。
遠程火箭炮:按發射平臺分為陸軍、海軍、空軍系列
火箭炮是靠火箭發動機推進的彈藥武器,主要通過飽和攻擊來壓制敵方火力、損毀敵方武器裝備?;鸺谟勺陨戆l動機提供飛行動力,射速快,火力強,機動性高。根據發射平臺的不同,可以分為陸軍火箭炮、海軍火箭炮、空軍火箭炮三大類,既可用于遠距離的火力壓制,也可用于對作戰地域的全縱深火力打擊。遠程火箭炮有效填補了火炮和彈道導彈直接的火力空白,并在實戰中大放異彩。已經成為俄烏戰爭中的主要損傷來源自之一。
歷史:我國遠火系列產品發展經歷四個階段,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第一階段,掌握生產技術:1950-1960。我國通過仿制蘇聯“喀秋莎”火箭炮生產出63式107毫米火箭炮,射程0.85公里。
第二階段,發展略微停滯:1970-1990。對現有型號不斷改進,將裝備水平提升到最大口徑130mm,最大射程20公里。
第三階段,躋身世界一流:2000-2010。2004年裝備世界首款大口徑遠程火箭炮——PHL-03式300mm火箭炮,射程達70公里,改進版射程可達150公里,配合導航系統,可初步具備精準打擊能力。標志著我國火箭炮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第四階段,達到世界領先:2010-2020。
我國火箭炮已經具有五大核心優勢:
1)模塊化設計:可以實現混裝不同口徑火箭炮來適應不同需求。
2)單炮多目標分散精準打擊能力:一次發射8-10枚火箭炮,可以實現對20*20公里范圍內的8個目標實現精準打擊。
3)射程遠:可實現大于500公里的射程。
4)自動化:僅需5-10分鐘可以實現再裝填。5)低成本:成本較戰術導彈低2/3。標志著我國火箭炮已經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遠火VS導彈:用途、成本、約束條件有差異,長期共同發展
遠火VS導彈:用途區別:(1)遠火在打擊時以量取勝,單枚威力較小,目標是消耗敵人的反導系統同時打擊敵方“面”范圍的目標;(2)導彈在打擊時需要注重突防能力,一枚即可致命,單刀直入襲擊敵方重要“點”目標。
成本區別:導彈技術要求隱身和突防,對火箭發動機、戰斗部及控制系統等的要求高,涉及技術復雜,成本較高;遠火要求經濟和有效,通過飽和打擊,大量消耗對方防空反導資源,技術要求低導致研發成本及生產成本較低。
結構區別:導彈由戰斗部、控制系統、發動機三部分構成,而遠火由戰斗部和發動機構成。隨著新型號遠火不斷改進,加裝制導設備后其構成與導彈已趨于一致。
約束條件:遠程火箭炮可以不受《中導條約》及《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的限制,隨著其不斷發展,未來有望填補500~1000km內的打擊任務。
未來兩種武器有望密切配合,長期共同發展:隨著使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兩種武器的技術有望相互借鑒,根據實際需求,將隱身、突防、經濟、有效互相組合。
遠火構成:制導系統、戰斗部、發動機
遠程火箭炮的結構組成和導彈大致相同,因此其價值構成可參考導彈。均包括殼體、制導系統、戰斗部、電源、發動機等部分,遠程火箭炮加裝的制導系統和控制模塊通常較簡易,所以其價值占比因適當降低。
通過《導彈武器的低成本化研究》中寫到的典型導彈分系統價值占比,合理推測遠程火箭炮分系統價值量占比如下:1)動力,20-25% 2)殼體、電源及戰斗部,40-50% 3)制導與控制,30-40%
遠火構成:制導模塊提高準確性,助力軍隊打擊能力提升
遠程火箭炮多為在無控火箭炮的基礎上添加導航與制導模塊、控制模塊、修正執行機構等部件而來。早期火箭炮多為無控火箭炮,在較近射程下,精度可以滿足戰術需要。隨著火箭炮射程的逐漸提高,以及戰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提高火箭炮的精準打擊能力也就成為了世界各國火箭炮發展中的重要方向。
遠程火箭炮的制導關鍵技術可以分為彈道測量技術和彈道修正技術兩部分。慣性導航和衛星導航相結合的組合導航已經成為導彈測量技術中的主要形式,導彈修正則通過脈沖推沖器或舵機執行。
遠火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后期有望放量
遠火系列產品產業鏈,主要包含彈藥生產和運載車生產兩部分,其中火箭炮具有消耗品屬性,有望迎來更大增長。
遠火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后期有望放量
遠程火箭炮:上游特種鋼、鈦合金、高溫合金構成殼體及發動機材料,元器件、慣性導航、控制艙構成制導系統,加上戰斗部、動力部等分系統產品,統一交付兵器集團下屬遠火總裝廠進行生產制造。
陀螺儀、加速度計是慣性導航系統中的核心器件。慣性導航系統根據陀螺儀(測量角速度)的輸出建立導航坐標系,根據加速度計(測量線加速度)的輸出并結合初始運動狀態,推算出運載體的實時速度、位置和航向、姿態等導航參數的解算系統。慣性導航不需要任何外來信息,也不向外輻射任何信息,僅依靠慣性導航系統本身就能在全天候條件下,在全球范圍內和任何介質環境中自主地、隱蔽地實時進行三維定位和三維定向。
遠火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后期有望放量
競爭格局:兵器工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三家爭鳴
兵器工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三大集團均生產遠火系列產品,區別在于:兵器工業集團的遠火開發模式由下至上,對原有無控火箭炮進行添加。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的遠火開發模式由上至下,對原有導彈技術進行精簡。
開發模式導致兵器工業推出的火箭炮成本較低、戰斗部價值占比高、射程相對較近,適合解放軍大規模演習及飽和時轟炸使用;航天科技、航天科工推出的火箭炮精度高、射程遠,憑借著高性能在軍貿市場獲得青睞。
隨著兵器工業推出的PHL-191型火箭炮被解放軍正式裝備部隊,兵器工業集團火箭炮業務后期增長空間大。
行業現狀:美陸軍采購主力,俄烏 02 戰爭凸顯地面兵裝配置重要性
俄烏戰爭凸顯地面兵裝配置重要性
遠程火箭炮優勢——高精度高性價比:遠程火箭炮的技術等級介于傳統火箭炮和導彈之間。傳統火箭炮打擊精度較低;而導彈命中精度較高,但是導彈成本較高,大規模列裝成本高。遠程火箭炮的綜合技術、戰術指標在當下更適合列裝部隊。
俄烏戰爭凸顯地面兵裝配置重要性:2022年俄烏沖突充分展現了,在雙方技術實力相差不大、無法取得絕對制空權且戰線拉長時,地面兵裝部隊的良好建設及遠程彈藥投送能力將成為制勝關鍵,遠火等需求可能存在超預期增長。
后期——近遠程精確打擊皆覆蓋:火箭軍裝備重型化和遠程化的發展趨勢預示著陸軍的打擊能力也在提高,且兩大軍種火力打擊任務的區分也逐漸浮出水面。隨著火箭軍主要使命任務向戰略威懾發展,未來陸軍有望接替中遠程精確打擊的任務。
--- 報告摘錄結束 更多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 ---
報告合集專題一覽 X 由【報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別說明:本文來源于公開資料,摘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報告派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直流穩壓電源、逆變電源、脈沖電源、高壓電源、電力通信電源、開關電源、遠供電源、充電機、程控變頻電源、程控直流電源、大電流恒流源、碼頭岸電電源、軍工電源、電力測試電源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科技專業化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電機測試、碼頭船廠、航天航空、電力測試、進口設備、新能源等多種應用領域。 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嚴格執行ISO9001:2001質量管理體系和GJB9001A-2001軍工產品質量體系相關標準,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依托”,為客戶提供快捷的行業解決方案,得到了各行業眾多客戶的高度贊揚。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堅持“科技創新”為持續發展動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