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資訊中心>>行業動態 ? 中頻電源不能啟動(削峰填谷)5v直流電源插座
崇明風電場。本報記者 邢千里攝 制圖:李潔
“風車”轉動葉擺,杭州灣北岸海面上的奉賢海上風電項目吹起“綠電”之風;馬路上行駛的新能源汽車,每三輛中就有一輛產自長三角;在全國碳市場交易中心的大廳里,屏幕上跳動的數字透露著一家家企業的綠色之旅……
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國兩會上,“雙碳”話題依舊是熱點之一。而隨著中國在低碳轉型上的探索不斷深入,不少代表委員今年紛紛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鮮明主題,就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貢獻真知灼見。
能源結構轉型朝更深處推進
數據顯示,去年上?;鹆?、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量與前一年相比分別下降了6.3%、增長了5.4%、增長了20.8%,能源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調整。
當然,這僅僅是個開端。全國政協常委、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表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進一步深入推進能源革命,逐步將以化石能源為主導的能源體系,轉變為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導的現代能源體系。
“能源科技創新可以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睆埗鞯辖ㄗh,應構建來源多樣化、驅動效率高和運行零排放的清潔低碳能源載體,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時,打破原有能源體制壁壘,實現多種能源統籌協調、互補互濟,并在將來形成一個涵蓋電力交易、碳交易等多類型的綠色交易市場機制。
在實現路徑上,他認為要堅持多元能源供給體系,一方面推動煤電減碳增效,另一方面針對我國工業副產氫氣多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潛力大的特點,抓緊落實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加強農村地區生物質能、戶用光伏、分散式風電的建設。
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離不開儲能。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加快儲能設施的建設,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儲能協同發展,也是今年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近年來,我國新型儲能裝機增速迅猛,但在容量電價、碳匯交易等方面還缺乏全國性的制度支撐?!比珖舜蟠?、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部部長張帆認為,這制約了儲能產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率。因此,他建議進一步完善新型儲能電站的價格形成機制,“可參照抽水蓄能電站政策,出臺新型儲能價格形成機制和容量電價核定辦法,更好地發揮電化學儲能技術的效率”。
另一方面,基于儲能對風光電力的回收作用,他建議將儲能發出的電力認定為綠電,并允許其作為主體參與碳匯市場,進一步發揮儲能的多重作用。張恩迪也提出,可發揮純電動汽車用能和儲能特性,通過車—網雙向互動,為城市電網“削峰填谷”。
牽住重點產業降碳減排“牛鼻子”
“數據顯示,全國每3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產自長三角地區?!痹谌珖舜蟠?、上汽零束科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懿艷看來,推動綠色轉型,上海要進一步發揮龍頭的帶動作用。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在航運、電氣裝備制造等降碳減排的重點產業持續發力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
全國人大代表、中遠海運船員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遠洋船舶船長倪迪提出,應當加快我國航運業的綠色低碳發展?!澳壳霸撔袠I的綠色低碳發展主要受限于航運脫碳路徑不明確、航運脫碳競爭加劇、產業鏈配套體系不完善、關鍵人才儲備不充足等問題?!蹦叩细嬖V記者,而航運業的綠色發展之路還有些特殊,需要綜合考慮航運業的全球運營、海上運營等因素,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資源稟賦及競爭優勢的差異,不能與國內其他產業的綠色低碳一概而論。
針對于此,倪迪建議,推動確立內河及沿海船舶能源以電動為主、遠洋船舶能源以綠色甲醇為主的中期發展路徑;并鼓勵航運上下游企業以聯盟的形式,集成產業鏈脫碳的技術、資金等要素,加快形成產業集群并實現技術的有序迭代。
“此外,航運業向綠色低碳發展轉變,隨之而來的,對船員等關鍵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彼a充道,因此建議監管機構、航運企業、科研院所、海事院校等相關單位為船員和業務人員開展專門培訓,逐步建立起綠色航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做好人才儲備。
在電氣裝備制造領域,張帆建議,在上海啟動智慧電氣裝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培育建設工作,把上海打造成能源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吧虾T陔姎庋b備領域有著深厚的積累,加上近年來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先發優勢,可以集合優勢資源開展跨領域、跨學科、跨行業的技術協同創新,攻克一批當下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建立起一個市場化成果轉化機制和資源開放共享平臺?!彼M一步解釋道,在這個平臺上,無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型企業都可以資源共享,一起開展綠色低碳轉型。
全國碳市場邁上進階之路
“‘雙碳’目標下,過去一年我國氣候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比珖f委員、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及亞太區主席趙柏基說。
數據顯示,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去年完成了第二個履約周期:全年共運行50周(242個交易日),碳排放配額年度成交量5088.95萬噸,年度成交額28.14億元,成交均價為45.61元/噸。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30億噸,累計成交額104.75億元。
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機制?今年全國兩會上,眾多代表委員都把目光聚焦于此,為碳市場的進階建言獻策。
趙柏基在《關于探索中國特色低碳發展路徑的提案》中建議,應加快建設統一透明的碳排放管理體系?!澳壳叭蛱寂欧艤p排缺口依然很大?!彼嬖V記者,未來碳排放管理體系應完善碳信息強制披露、核算制度和鑒證制度,盡快形成統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構建公正透明的碳排放信息管理體系,“這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逐步加強重點行業強制性碳披露義務,并為碳排放數據引入第三方鑒證制度”。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黃震則針對碳市場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交易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敖ㄗh加快重啟我國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彼f,具體包括盡快修訂出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確立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登記和交易規則等基本制度和參與各方權責以及統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
黃震表示,應利用當下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建立符合市場需求的CCER方法學體系,“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遙感衛星等新技術都需要。有了完備的CCER減排量的統計和監測方法,才能建立統一有效的交易市場和交易規則,讓這一‘指揮棒’發揮真正的作用”。
作者:張天弛
編輯:施薇
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直流穩壓電源、逆變電源、脈沖電源、高壓電源、電力通信電源、開關電源、遠供電源、充電機、程控變頻電源、程控直流電源、大電流恒流源、碼頭岸電電源、軍工電源、電力測試電源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科技專業化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電機測試、碼頭船廠、航天航空、電力測試、進口設備、新能源等多種應用領域。 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嚴格執行ISO9001:2001質量管理體系和GJB9001A-2001軍工產品質量體系相關標準,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依托”,為客戶提供快捷的行業解決方案,得到了各行業眾多客戶的高度贊揚。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堅持“科技創新”為持續發展動力,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