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喜,也送電!3月25日,大慶油田首個風力發電工程——龍一聯地區綜合利用工程1號風機機組正式并網發電。
龍一聯地區綜合利用工程是利用風力發電產生電能源,替代龍一聯地區部分傳統發電能源,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兩臺風機建成后預計年上網電量達3094.3萬度。
該工程由工程建設公司油田工程事業部第九項目部和第十五工程部參與建設。這些建設者深知新能源工程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和重要性,立志扛起這面大旗,努力把黨對綠色低碳、油氣增儲上產的最新部署轉化為推進發展的行動遵循。
為風機基礎“蓋暖棚”
該工程于今年1月12日開槽啟動,整體工程的關鍵環節是兩臺風力發電機組的基礎施工建設。
風機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承載整臺風機重量,其堅固性與耐久性對風機的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冬季施工,室外平均溫度零下15℃,達不到混凝土養生溫度,混凝土受凍嚴重會造成基礎不穩定,甚至影響風機安全。為解決低溫問題,施工項目部幾經探討研究,決定在混凝土澆筑前,在風機基礎周邊“蓋暖棚”。
這個“大棚”很溫暖!里面有電熱板、柴油加熱器等取暖設備,會使其溫度達到零上20-30℃。同時,技術人員在指定位置安裝了23個混凝土測溫芯片,時刻掌握混凝土養生情況,確?;炷翉姸冗_到100%。
風機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經過20天的養生,混凝土強度達到標準。風機基礎建設速度快、效果好,為下一步工序奠定了堅實基礎。
“巨型”塔筒吊裝震撼
風機扇葉長89米,屬于超長設備,拉運難度很大!
新能源業務指揮部施工管理部負責人趙海成進行運輸協調,制定了運輸時間及路線,向市局交警隊遞交報告,申請交警護送及運輸路線。經過多方努力,三只扇葉順利運輸到龍一聯吊裝現場。
施工進入組裝階段,按計劃需在5天內完成全部塔筒、輪轂、葉輪的吊裝組建。而塔筒組裝,是施工中的重要環節!
塔筒分為4節,每節塔筒長約25米,重約80噸,這種大型設備吊裝組建施工,大慶油田并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尤其是首個風電工程施工建設也無參考可尋。為此,施工項目部特與一支風電工程施工隊伍簽約,進行吊運。
3月14日一早,3臺大型吊車就位,其中省內唯一的一臺2000噸吊車負責主吊,另外兩臺吊車配合調整和輔助。在指揮人員和吊裝人員的配合下,3臺大型吊車同時起吊,第一節塔筒緩緩從地而起、慢慢升高,經過不斷調整方位、高度后,吊裝到位,順利完成組裝。第二節塔筒、第三節塔筒……經過幾天的努力,所有吊裝組建完成施工。
“夾縫”出擊日夜搶建
“寧可其他項目暫緩,也要保證油田第一臺風機順利吊裝及并網發電?!背袚摴こ屉姎馐┕と蝿盏牡谑骞こ滩?,全力協調各項目部施工力量增援龍一聯風電項目,日夜搶建。
這個工程部投入6個班組及10余名管理人員進駐現場,還專門抽調回已經退休的具有30多年變電所施工經驗的項目經理馬永太主持35kv供電線路及龍一聯變電所施工。
項目所在的龍虎泡地區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且風機電纜配管預埋深度較深。在土建基礎施工中,留給電氣施工的空窗期很短,電氣隊伍加班加點,于當日將35kv撬裝變電站與風機基礎之間電纜的保護管施工完成。在配管施工中,由于氣溫低、地下水位高,6名施工人員身穿防水褲,在近0℃的泥漿中進行配管施工,施工一直延續到凌晨1點多,當施工人員從齊腰深的淤泥中爬上來時,下肢已凍得沒有了知覺……
大慶油田首個風力發電工程1號風機機組的成功施工,為油田風電工程建設開河引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油田新能源建設再添新動能。
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直流穩壓電源、逆變電源、脈沖電源、高壓電源、電力通信電源、開關電源、遠供電源、充電機、程控變頻電源、程控直流電源、大電流恒流源、碼頭岸電電源、軍工電源、電力測試電源測試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新科技專業化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家用電器、電機測試、碼頭船廠、航天航空、電力測試、進口設備、新能源等多種應用領域。 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嚴格執行ISO9001:2001質量管理體系和GJB9001A-2001軍工產品質量體系相關標準,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產品質量為依托”,為客戶提供快捷的行業解決方案,得到了各行業眾多客戶的高度贊揚。濟南能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堅持“科技創新”為持續發展動力,依托“···